泰和新材6月17日晚間公告,寧夏基地“3000噸高性能對位芳綸工程”于近期投料試車,實現全線貫通。目前,該公司擁有寧夏基地3000噸和煙臺基地1500噸,總共4500噸對位芳綸產能。
寧夏對位芳綸的投產大幅提升公司的供給能力,豐富產品結構,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國產化替代加速。目前,泰和新材是全球第四、國內第一大對位芳綸生產企業,由于生產工藝壁壘高,美國杜邦和日本帝人占據全球約70%市場份額,我國對位芳綸約85%依賴進口。由于對位芳綸在國防軍工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而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增強,敏感性應用領域易受海外牽制,使得對位芳綸國產化替代需求愈發迫切。
根據中國化學纖維協會統計,國內對位芳綸裝置產能超1萬噸,但實際有效產能僅約2000噸,實際產量約1500噸,且主要來自于泰和新材。此次3000噸新產能的投放將打破產能瓶頸,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把握國產替代機遇。
國內芳綸行業供需緊平衡,有望維持高景氣度。全球對位芳綸消費量約8萬噸,國內消費量約1萬噸,屬于軍民兩用材料,主要用于光纖保護增強及安全防護領域等,分別占比約45%、30%。目前,國內光纖保護增強用對位芳綸的消費量約4-5千噸,國內企業供應量近約6-7百噸,存量替代空間在3000噸以上。同時未來5G建設的逐步加大,預計將帶動光纜需求增長,提升芳綸需求。在軍用領域方面,對位氨綸主要應用于防彈衣、防彈頭盔、搜排爆服和軍警作訓服等個體防護裝備。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西方國家一直將對位芳綸作為戰略物資管制對我國禁運,而我國產量寥寥,隨著國產化進程的加快,國防軍工應用有望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