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省重點項目四川謙宜復合材料有限公司2400孔漏板拉絲智能化池窯生產線,生產連續玄武巖纖維直接紗達到10噸;
9月1日,生產連續玄武巖纖維直接紗達到11噸;
9月2日,生產連續玄武巖纖維直接紗達到12噸。
“經過質檢部門嚴格的質量檢驗已經達到了設計標準,這也標志著這幾年從黨委政府領導到企業普通員工、從兩院院士到普通研究員為之奮斗的目標終于實現了。”四川謙宜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毅烽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高興地說道。
四川謙宜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建設的世界首條玄武巖纖維2400孔漏板拉絲智能化池窯生產線于今年7月1日正式點火,同時配套建設年產6萬噸玄武巖原料均質化生產線、2000噸濕法氈生產線、1500噸直接紗生產線、3000噸短切原絲氈生產線和1700噸LFT生產線。
自點火以來,全體科研人員帶領技術工人夜以繼日、攻堅克難,始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環保第一、技術第一的標準,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了各項調試,確保了順利實現穩定達產目標。
據悉,玄武巖纖維作為世界第四大高性能纖維,應用領域廣泛,市場前景廣闊。我國把“玄武巖連續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列入國家“863計劃”和國家重點新材料應用示范關鍵戰略材料,省委省政府把涵蓋玄武巖纖維的先進材料產業納入“5+1”現代產業體系,并將廣安列為四川省玄武巖纖維產業發展“一體三翼”重要基地。纖維復合材料能滿足現代結構向大跨、高聳、重載、輕質高強以及在惡劣條件下工作發展的需要,同時也能滿足現代建筑施工工業化發展的要求,因此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種民用建筑、橋梁、公路、海洋、水工結構以及地下結構等領域。
“我們攻克了玄武巖不同批次、不同窯爐拉絲產品離散系數偏高的世界性難題。”劉毅烽介紹說,現在池窯生產線實現了穩定達產,也從實踐上證明了公司研究成果的科學性和廣泛適用性。
“新型玄武巖纖維直接紗成品問世后,可廣泛應用于5G新基建、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制造輕量化等領域。我們將積極組織協調相關權威機構支持編制相關的標準,便于開發使用推進玄武巖產業鏈延伸、下游復材企業玄武巖纖維制品的開發應用,為廣安成為全省全國率先實現玄武巖連續纖維池窯化、智能化、高端化、規模化生產的重要基地不懈努力。”劉毅烽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