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北京宣言》發出五點倡議。須為風電設定與碳中和國家戰略相適應的發展空間。須為風電設定與碳中和國家戰略相適應的發展空間。
10月14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表示,將更大力度推動風電規模化發展;更大力度推進風電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更大力度健全完善風電產業政策;更大力度促進風電消納。
我國將更大力度推動風電規模化發展
10月14日,在2020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來自全球400余家風能企業的代表一致通過《風能北京宣言》(簡稱《宣言》)。該《宣言》發出倡議,綜合考慮資源潛力、技術進步趨勢、并網消納條件等現實可行性,在“十四五”規劃中,須為風電設定與碳中和國家戰略相適應的發展空間: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
《風能北京宣言》指出,大力發展風電,可將經濟復蘇與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目標緊密結合,為全人類謀福祉。過去30年,風電在調整能源結構、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改善環境以及降低能源對外依存度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風電有能力成為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的關鍵支撐。全球風能資源技術開發潛力約為當前全球電力需求的40倍,未來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另一方面,綜合考慮資源潛力、技術進步趨勢、并網消納條件等現實可行性,為達到與碳中和目標實現起步銜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規劃中,須為風電設定與碳中和國家戰略相適應的發展空間: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于6000萬千瓦,到2030年至少達到8億千瓦,到2060年至少達到30億千瓦。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提出每年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的口號,這不只是一個數字,也是一個非常強烈的市場信號,所有開發企業、制造企業都會按照這個目標制定它們發展、投資的規劃,還會影響金融機構、股市等。
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提到,目前中國在裝機容量上走在了前面,但在消納方面還有很大發展的空間。尤其是棄風限電,或者保價不保量的現象,嚴重損害了廣大風電投資商投資的積極性。未來,隨著裝機容量進一步增加,也要倡議更多的企業帶頭用綠電。
為進一步加快全球風電發展,《風能北京宣言》發出五點倡議,包括設定支撐碳中和目標的產業發展規劃、依法建設良好產業政策環境、將風電打造成綠色復蘇新動能、推動電力消費側的綠色革命、建立更加緊密的國際合作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