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球風電行業創紀錄的一年,但GWEC最新報告指出,如果要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十年后的年度新增裝機需要達到現在的三倍。

2020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為93GW,比2019年增加了53%,面對新冠疫情風電行業顯示出強勁韌性。
全球風電累計裝機達到742GW,按此裝機量計算,每年可以減少11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南美洲的碳排放量。
全球每年需要新增180GW風電裝機,才能避免最差情境的氣候變化,所以產業和政府需要盡快行動,加快發展。
全球政府應該建立氣候緊急應對機制,避免繁文縟節和計劃延后,要加快電網設施建設,以保證風電快速發展。
作為有成本優勢、有韌性、有最大脫碳潛力的電力品種,風電能夠成為綠色復蘇及碳中和的重要基石。

2020年是風電行業歷史上表現最佳的一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93GW,比2019年增加了53%。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剛剛發布的年度報告指出,如果要實現2050年全球凈零排放的目標,現在的發展速度是不夠的。《全球風能報告2021》是GWEC年度旗艦報告的第十六次發布,該報告指出,為了實現全球凈零排放的目標,風電裝機速度在未來十年中要提高兩倍。
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規模擴大,全球風電裝機量已經是十年前的近四倍,風能也在世界范圍內成為最具競爭力的電源之一。2020年的創紀錄增長主要歸功于中國和美國,這兩個最大的風能市場貢獻了全球新增裝機的75%,而累計裝機量也達到了全球的一半。
現在,全球風電總裝機量達到742GW,按此裝機量計算,每年可以減少11億t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南美洲的碳排放量。

但是,作為最具脫碳潛力的清潔能源技術,報告指出風電的發展速度仍不足以支持本世紀中期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決策者們必須采取緊急行動以擴大風電的規模。
依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和國際能源署(IEA)的情境分析,全球每年至少需要新增180GW風電裝機,才能實現將溫升控制在相對于工業化前水平2℃以內,而如果要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每年的新增風電裝機要達到280GW,這意味著產業和政策制定者要共同努力,加快發展。
GWEC呼吁政策制定者建立氣候緊急應對機制,以保證快速發展,包括:
減少繁文縟節,改進行政體制,以簡化并加快項目的許可和批準;
大幅增加對電網、港口等基礎設施的投入;
改進能源市場,使得化石能源的真實社會成本被計入,并推動能源系統轉型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新體系。
GWEC首席執行官Ben Backwell說:“世界各地的政府和人民開始意識到我們用來應對氣候變化的時間有限,眾多主要經濟體都宣布了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但我們需要確保現在就采取緊急的并且有意義的行動,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加快陸上及海上項目建設。中國和美國去年創紀錄的增長令人鼓舞,但全世界其他地區也要加快步伐,才能讓我們共同的目標得以實現。”
“我們當前的預測是,未來五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為469GW。但實際上2025年前需要每年裝機180GW,才有望將全球溫升控制在2℃以內,而到2030年每年新增裝機要進一步增加到280GW,才能實現本世紀中期的碳中和。我們現在每年留下的缺口越多,未來的任務就會越重。”
GWEC市場信息及戰略總監趙鋒說:“風電行業需要與政府、社區及光伏、儲能、油氣等行業合作,一起尋找快速實現能源轉型的方案。陸上和海上風電不僅在電力脫碳中起到重要作用,還會在Power to X方案中扮演重要角色,這對重工業及長距離運輸等難以實現碳減排領域的脫碳將至關重要。”
“在本報告分析的不同機構給出的情境中,風電市場都必須在未來十年實現快速增長。這種增長不會自動實現,在全世界范圍內需要有強力的政策配合。在新冠疫情期間,我們看到政府能夠快速應對全球危機,類似的措施現在也需要運用在應對氣候變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