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9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北京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四川謙宜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完成的“連續玄武巖纖維2400孔漏板及3500噸池窯示范生產線”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此次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由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薛忠民,泰山玻璃纖維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唐志堯,海南大學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王愛民,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秘書長劉長雷,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研究員陳博,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秦杰,建筑材料工業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韓冬陽等專家組成。
經過專家評審,認為該項目完成了連續玄武巖纖維2400孔漏板及3500噸池窯示范生產線的技術開發和生產線建設,生產線全面達到設計指標,實現了穩定運行。項目主要創新點如下:
設計了用于連續玄武巖池窯拉絲生產、以天然玄武巖礦物為主要原料、由多種礦物調制的化學成分穩定且比值合理的標準化原料組分;
開發了玄武巖原料均質化技術、礦物調制技術,設計制造了成套自動化裝備并在項目中實際應用,實現穩定生產;
設計制造了世界上首個采用全氧頂燒、全氧燃燒的玄武巖纖維池窯,通過自動化智能化控制實現穩定高效運行;
設計制造了專用的通路及成型漏板,實現了玄武巖纖維采用2400孔大漏板穩定生產2400tex直接紗;
生產線的產能、能耗、產品性能指標全面達到或優于設計要求。
該項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可廣泛用于復合材料工業、農業、海洋工程、交通、國防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技術示范效應和社會效益。項目在使用天然玄武巖礦為主要原料生產連續玄武巖纖維領域,生產線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經專家組全面審核,與會專家一致同意,“連續玄武巖纖維2400孔漏板及3500噸池窯示范生產線”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