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鄰苯通用型樹脂280,雙環(DC)手糊樹脂240,人造石/石英石樹脂230,拉擠樹脂240,纏繞結構層樹脂260,纏繞間苯內襯樹脂290,NPG型模壓樹脂180,DPG型模壓樹脂210。原材料市場強力拉升,樹脂售價再次上調300元。
本周在中石化連續拉升純苯價格的推動下,苯乙烯與順酐價格都出現大幅上揚,同時帶動其他品種原材料同步上漲。UPR在成本持續上升的壓力下被迫再次上調售價。目前的市場比較詭異,一方面中石化以平均每天100元的速度持續拉升純苯售價,另外一方面,無論是苯乙烯還是順酐的下游市場都處于清淡疲軟狀態,有效需求嚴重不足。其中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UPR價格的調整并未引起下游市場的聯動響應,到目前為止,下游客戶并未出現以往買漲不買跌的搶貨備庫存行為,除剛需采購以外,整個市場顯得格外平靜。這種情況也出現在苯乙烯及其他原材料的產業鏈中。這就說明末端市場的需求難以支撐原材料因為漲價而帶來的銷量增加,表明整個化工市場處于明顯的滯脹狀態中。由于純苯、苯乙烯和順酐等諸多原材料品種在7月份都有新廠投產的預期,因此此輪價格上漲的持久性還有待進一步觀察,關鍵取決于純苯的后續走勢。
《經驗介紹》:UPR的下游客戶很多都是與出口或者工程類市場相關,因此下游用戶往往希望在接單之時就能夠將出口訂單或者工程訂單所需要的UPR數量和價格一次性全部鎖定,但是由于UPR行業對上游市場缺乏足夠的影響力和控制力,UPR工廠的價格只能被動跟隨上游原材料價格的變動而進行調整。因此,每當UPR價格出現較大幅度變動之際,都容易造成UPR工廠與下游用戶之間的矛盾。根據目前部分企業的經驗,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UPR生產工廠與下游客戶進行深度捆綁,大家利益共享、風險同擔,誰也不要埋怨誰。具體做法是:在簽訂總量合同之時,簽訂一個價格變動調整方法條款,即根據《樹脂價格指數》所公布的價格指數變動幅度,雙方各自承擔價格指數變動部分的50%,每周計算一次價格,作為在發貨日所在星期的實際執行價格。部分企業的實踐證明,這種方法不僅公平合理,而且具有價格的可預見性,無需雙方每次發貨都要討價還價。此經驗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