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和太陽能的能源供應是實現全球氣候目標和溫室氣體中和和保護化石資源的重要支柱。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也伴隨著交通和建筑等重要部門的電氣化。
這里的一個主要挑戰是分散的電力存儲,以補償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波動。塑料將在未來所有這些問題中發揮核心作用——從發電和儲存到在車輛和家庭中的使用。科思創將于 10 月 19 日至 26 日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舉行的 K 2022 貿易展覽會上展示全方位的創新和更可持續的材料解決方案。

可再生能源正在崛起
以風力發電為例:一種創新的聚氨酯 (PU) 樹脂可以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地生產堅固的轉子葉片。科思創正在與主要的工業合作伙伴合作,推出這種用于葉片復合材料的新樹脂技術。產品組合還包括用于海上風電場的 PU 彈性體,可確保電力電纜不受扭結保護,從而將電力順利傳輸到大陸。
科思創也在逐步將其全球生產轉變為綠色電力的能源供應。為此,該公司已與歐洲供應商 Ørsted 簽署了供應協議,為其德國工廠供貨,并與 ENGIE 為其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的生產簽訂了供貨協議;在這兩種情況下,電力都來自風能。
在德國,科思創還通過合同從勃蘭登堡的能源公司 EnBW 運營的該國最大的太陽能園區獲得了太陽能的長期供應——63 兆瓦的容量。在中國,科思創從當地供應商大唐吳中新能源有限公司(Datang Wuzhong New Energy Co.)購買太陽能。正在計劃進一步簽訂可再生能源電力供應合同。

在未來的汽車電池、模塊和電池座必須非常緊密地包裝在一個狹窄的空間內。這需要尺寸特別穩定的塑料,例如科思創的聚碳酸酯。它們也可作為氣候中性變體提供。© 托拜厄斯霍爾特曼 / AdobeStock
儲能挑戰
從長遠來看,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將在全球范圍內產生對額外能源儲存的重大需求。人們正在開發各種可再生能源的存儲解決方案,用于表前(即發電后)和表后(即在汽車、建筑和工業使用前)的電力。它們將成為一個新的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其中很大一部分包括電動汽車的電池和控制器,但也包括固定的解決方案,如充電站和壁盒,以及家用電源電池。
特別是作為電動汽車核心的電池的設計,對所用塑料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許多電池座必須很好地固定在一個有限的空間里,以確保汽車的最大行駛里程和安全。
科思創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基于輕質、堅固的聚碳酸酯及其混合材料的概念,其中還包括生產電池模塊、外殼部件和碰撞吸收器,以及車輛電力傳動系統中的控制單元。塑料尺寸穩定,電絕緣,提供了很大的設計自由,同時符合行業和環境指南要求的高安全標準。
聚碳酸酯塑料的這些特性也有利于它們在充電站、壁箱和電池家庭存儲系統中的應用。科思創支持客戶從材料選擇到組件設計和基于 CAE 的模擬計算,以及模流分析和注塑成型。

科思創的聚碳酸酯也非常適合充電站的外殼。©Covestro
在循環經濟的路上
對于上述應用,科思創現在還提供從搖籃到大門的氣候中性聚碳酸酯。它們是使用 ISCC PLUS 認證的原材料從質量平衡的生物廢物和殘余材料中生產的,并使用可再生能源。因此,它們有可能將碳足跡減少到零。
來自聚碳酸酯及其混合物的工業后廢料可以像塑料一樣在使用壽命結束后(消費后)進行再利用、再加工或回收。為了關閉循環,仍需要建立收集、分類和處理塑料廢物等系統。
科思創還通過使用替代原料,為生產兩種重要的聚氨酯原料,即所謂的異氰酸酯TDI和MDI,創造了更可持續的基礎。可再生TDI基于質量平衡和ISCC PLUS認證的生物廢物和殘余材料前體;MDI則是從搖籃到大門的氣候中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