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聚酯模塑料逐漸取代酚醛、脲醛等模塑料。后在英國被正式稱之為聚酯料團DMC即Dough Moulding Compound的簡稱。DMC具有易成型、成本低、可著色,電性能好等優點。在電器領域中能制造結構復雜的零部件,從而得到廣泛應用。但人們也發現DMC制品表面平滑度差,易產生裂紋,不致密,機械性能不高,加料操作處理比較困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們又通過使用低收縮,低波紋度添加劑來改善制品外觀及制品尺寸精度;加入增稠劑以控制粘度;調整GF含量和長度以獲得較好的機械性能。在70年代國際上稱這種經改進的DMC為塊(散)狀聚酯模塑料—BMC(英文Bulr Moulding Compound的縮寫)。在DMC發源地的歐洲,這種模塑料也普遍地稱之為BMC。但仍有少數和國家或公司仍稱之為DMC。按美國塑料工業協會(SPI)的定義“低收縮并經化學增稠了的DMC,則稱為BMC”。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德國拜爾公司在BMC/DMC技術的基礎上,研制成功SMC工藝,其原材料配方與BMC基本相同,就是生產工藝不一樣,使用連續生產的SMC機組,生產效率大為提高,GF的長度和含量也得以增加,從而大幅度提高了產品強度,開拓了大面積結構復雜的產品應用市場,使FRP的模壓工藝上了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