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預成型設計加工
預成型部分可以說是拉擠生產的又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預成型的主要作用是引導浸膠后的束狀增強材料逐漸演變成接近拉擠最終產品的形狀,同時擠去增強材料中多余的樹脂以獲得高體積含量的拉擠制品并排除帶入材料中的氣泡。預成型設計制作的好壞將很大程度上影響拉擠生產的順利進行和產品的外觀效果,例如產品尖角部位缺紗,氈走不到位等。預成型的設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3.1 預成型的設計形式
目前拉擠生產常用到的預成型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板狀預成型,一種是立體冷模預成型,當然也有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使用的,這個可根據不同產品的特點進行選擇。
(1)板狀預成型
板狀預成型的設計原理是按照型材截面形狀及增強材料配置形式,在板材上通過導氈槽和均勻布置的導紗孔將增強材料逐步引導成近似成型模腔形狀和尺寸的預成型體,然后進入成型模具,這樣可以保證制品斷面含紗量均勻。其優點是材料易得,加工方便,一般只需2~3道預成型。預成型板需要由耐磨、光滑材料制造,導氈槽及導紗孔應有倒角,其尺寸應略大于紗和氈的截面尺寸。對于材質偏軟不耐磨的聚四氟乙烯板,導紗孔上可套嵌金屬環或瓷環。預成型是從簡單到復雜逐漸過渡的,其過渡漸變空問約為0.5~1.5 m,有的大型制品過渡空間會更長。對于箱體式預成型,其實是對板狀預成型的改進,即將板狀預成型上下及兩側相對密封起來,另外增加一臺循環注膠泵,將外溢和擠出的膠循環注到箱體內,該方式的優點在于纖維及氈浸膠更充分,纖維張力更勻。缺點就是清理工作以及一些突發情況如斷紗,處理起來要繁瑣一些。
(2)立體冷模預成型
目前有一部分拉擠廠家使用的是立體冷模預成型,主要用于窗框型材等產品上。其優點主要在于包氈隨形性好,紗氈等增強材料在進入模具以前已經定位準確,截面形狀已經和模具型腔大體一樣。設計原理是先將產品截面有機地分成若干部分,分別設計走氈和走紗的預成型通道,通道長度約150 mm左右,氈在通過該通道后由平直狀態逐漸變為所包覆部分的表面形狀,而紗在其中一方面進行自身的定位,另一方面對氈的定位及漸變起到輔助夾持作用。這樣通過2~3道預成型冷模后,內外氈及紗很好地組合在一起進入模腔。當然這種預成型的設計加工相對復雜,造價較高,有時要經過很多次機加工調整才能較好地實現走紗和包氈的任務,另外需要很多限紗、限氈的工裝,否則紗和氈很難準確走到位。
3.2 預成型的細節設計
這里重點介紹關于板狀預成型的一些細節設計,當然生產過程中很多時候光靠預成型定位成型還是不夠的,還應同時根據具體情況作一些簡易的輔助工裝,如挑氈桿、分紗桿、壓氈金屬片、防止氈被膠液浸濕的護板等。這些輔助工裝的存在使產品生產得更加順利,減少了生產過程中事故的發生頻率。對于板狀預成型,要想保證增強材料行進順利,產品外觀飽滿整齊,在設計過程中可注意以下細節設計:
(1)根據產品截面情況和含紗量的多少,使紗在截面各部位平均分布,截面越大的產品,紗束可進行多股并股,截面越小越薄的產品,紗束在預成型上應分布得越細,有利于截面各部分紗束定位準確;
(2)導氈槽的設計應遵循由平展到產品形狀逐漸過渡的原則,盡量不要出現形狀的突變,否則氈比較容易打折或竄位;
(3)導紗孔的大小要合適,過大起不到刮膠排氣的作用,且預成型面積較大,在入模口附近不利于紗束在型腔中的均布;過小則走紗困難,容易堵紗。
導紗孔的設計應前后對應,層次分明,留出導氈槽的位置。很多時候考慮到預成型板上導紗孔的空間位置排布有限,因此一方面可以將部分導紗孔合并加工成長條孔,另一方面可依據產品截面情況將截面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再將每部分的導紗孔組的空問層次作些調整即可;
(4)產品具有尖角和小凸臺的位置,在頇成型板的設計加工過程中或者將該部分導紗孔的位置和產品對應位置的角度作大些,或者在這些部位挑/壓幾根紗以防止該部位紗走不到位,出現粘模的情況;
(5)產品有內部叉口且要包氈時,制作預成型時相應部位可增加幾個限氈的單股紗孔,防止又口部位的氈在入模時上下竄位;
(6)局部窄氈變形過渡困難時可參照立體冷模走氈思路,在預成型板上固定導氈的銅片或鋁片,借以實現能導氈或導氈的同時又能導紗;
(7)板狀預成型在設計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產品的具體情況靈活設計,例如為了實現預成型截面形狀的最小化和紗束排布得更均勻化,可以采用細銅管或鋼管排布制作預成型。
4 結束語
拉擠在線生產的各個工序都是以模具及預成型為中心進行展開的,可以說拉擠模具及預成型設計加工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生產是繼續還是停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設計加工的模具及預成型過關,再輔以合格的原材料、合適的工藝參數才能得到滿意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