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內FRP/CM船艇工業缺乏自主創新的技術
我國第一塊玻璃鋼研制者何宇聲教授說:“創新是中國復合材料工業發展的關鍵”;我認為,創新也是中國FRP/CM船艇工業發展的關鍵。縱觀世界FRP/CM造船強國以往所創造的輝煌業績,都是以其自主創新的技術優勢才獲得這些碩果的。而國內FRP/CM船艇行業目前缺少的就是這種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技術優勢。怎么辦呢?我認為,產學研相結合才是一種事半功倍的途徑。在創新的理念指導下,以創新的思維方法,發揮各家的特長,優勢互補,共同來開發創新的技術。
2)培養FRP/CM船艇急需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21世紀是復合材料的世紀,FRP/CM船艇業的發展需要復合型的專業人才。國內本行業內這類復合型人才確是鳳毛麟角,大多數工程技術人員先天都是缺了一條腿:學復合材料專業的不懂船艇設計和制造,學船舶專業的不懂復合材料,懂的主要是金屬船舶的設計和制造,對FRP/CM船艇知之甚少,只有通過長期的工作實踐來積累一些不成系統的知識。多年前,就曾提出大學造船學院設置FRP/CM船艇專業的建議,但一無合適教材,二無復合型教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時至今日,仍無作為。
3)加速與FRP/CM船艇材料、設計、制造工藝等最新技術的接軌
眾所周知,FRP/CM船艇的原材料、結構設計和制造工藝這三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的關系,當原材料和設計已確定后,船體的成型工藝與質量控制水平就成為決定船體性能的主要因素。目前,許多擁有高技術含量的材料供應商不斷進入中國,設計選材的余地很大,成型工藝和質量控制技術也在迅速發展。相比之下,FRP/CM船艇的設計和計算技術有些滯后。發展的方向是采用鋪層和結構設計與成型制造一體化的技術,國外已開發出一些與相關的設計制造一體化軟件,建議擇優引進。由于制造工藝和質量控制一直是國內FRP/CM船艇工業的薄弱環節,因此,當前首先要大力推廣低成本環保型的真空輔助成型技術,在此基礎上,再推進工藝過程在線檢測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