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纖維經過紡織工序或打棉、針刺,可以作為獨立的工業技術織物;玻璃纖維經過表面處理與塑料復合為玻纖增強熱塑性工程材料;玻璃纖維與熱固性樹脂(環氧、酚醛、不飽和聚酯樹脂)復合,為玻纖增強熱固性復合材料,也就是目前俗稱的玻璃鋼復合材料。
八十年代,我國國民經濟改革開放,玻璃纖維、玻璃鋼復合材料產業伴隨著國民經濟主體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①玻璃纖維的制造由坩堝法轉移到國際先進的池窯法,進入本世紀得以快速推廣,全國玻纖產量達到了200多萬噸,一半以上出口。高檔的細纖維進入電子工業、膜工業和濾業等領域。②不飽和聚酯樹脂產量達到153萬噸,主要用于制造三大材料:玻璃鋼,人造石、工藝品、鈕扣等澆鑄品,高檔涂料。三大類產品的15%出口。③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PE(聚乙烯)、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VC(聚氯乙烯)、PP(聚丙烯)、PA(尼龍)等產量迅速增長,按30%玻纖增強,全國FRTP產量達到70多萬噸,且走勢強勁。PI、PPS、PEEK等高性能塑料也進入規?;a。
玻璃纖維產業織物、玻璃鋼復合材料、聚合物澆鑄材料、電子工程材料、玻纖增強熱塑性工程塑料等五大板塊,隨國民經濟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應用更為廣泛和深入。(見表)
表一:國內玻纖、樹脂及其復合材料分類產量及江蘇排名
|
五大板塊 |
全國產量 (萬噸) |
主要集中產區 |
江蘇產量 (萬噸) |
排名 |
1 |
玻璃纖維紗 |
>200 |
浙江、四川、山東、河北、江蘇、廣東、重慶、江西 |
20 |
5 |
2 |
不飽和聚酯樹脂 |
153 |
江蘇、廣東、山東、天津、上海、浙江、河北、福建 |
63 |
1 |
3 |
玻纖工業技術織物 |
10 |
江蘇、山東、浙江、四川、陜西 |
3 |
1 |
4 |
玻璃鋼復合材料 |
~200 |
江蘇、河北、山東、廣東、浙江、河南 |
50 |
1~2 |
5 |
聚合物澆鑄材料 |
|
廣東、福建、江蘇、山東、河北 |
|
4 |
6 |
電子工程材料 |
50 |
廣東、江蘇、四川、上海、重慶 |
20 |
1 |
7 |
增強熱塑性工程材料 |
70 |
浙江、廣東、江蘇、北京 |
|
4 |
8 |
玻鎂制品 |
~200 |
河北、遼寧、浙江、廣東 |
江蘇為研發基地 |
|
?1、聚合物澆鑄材料標志產品人造石、工藝品、鈕扣等,其成分為功能填料和樹脂,使用樹脂用量視產品不同而定,機制型人造石材樹脂含量在10%左右
?2、江蘇電子布材料主要集中在昆山臺資工業區。國內電子布產量主要是臺資企業向大陸的轉移。
江蘇玻璃纖維、玻璃鋼復合材料產業從上世紀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江蘇已成為全國玻璃纖維深加工基地,不飽和聚酯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研發制造基地,電子布產業研發制造基地,玻璃鋼復合材料研發制造基地、玻纖增強無機膠凝材料研發基地及玻纖深加工、樹脂制造、玻璃鋼成型等裝備開發制造基地。近年又領先開發碳纖維及高性能復合材料。
江蘇省玻纖、樹脂及其玻璃鋼復合材料的主要品種及分布情況:(表二、三、四)
表二:江蘇玻璃纖維及深加工制品品種及在國內排名
序號 |
品種 |
主要用途 |
出口 情況 |
主要生產企業 |
排名 |
1 |
玻璃纖維薄氈 |
玻璃鋼表層材料,蓄電池隔板,塑料地板增強層,瀝青瓦增強材料、瀝青瓦增強材料 |
|
中新天馬、長海 |
1 |
2 |
玻璃纖維網布 |
石材、石膏背襯增強材料、平織窗紗,砂輪網片增強材料 |
|
九鼎、江南、仙境 |
1 |
3 |
電子布 |
環氧絕緣板層合增強材料,覆銅板層合增強材料 |
|
昆山、太倉 |
1 |
4 |
土工布(格柵) |
高等級公路路基增強材料 |
|
天馬、九鼎、良春 |
1 |
5 |
裝飾立體墻布 |
樓堂館所,家居墻面高檔立體裝飾材料 |
|
天馬、江南、九鼎 |
1 |
6 |
多軸向織物 |
玻璃鋼增強用高性能無皺褶編織物 |
10萬噸 |
OCV、良春、天常、天馬 |
1 |
7 |
經編織物及其縫合氈 |
玻璃鋼增強用材 |
|
天馬 |
1 |
8 |
短切氈 |
玻璃鋼增強用材 |
|
天馬、長海、益明 |
1 |
9 |
保溫、過濾材料 |
保溫棉、管、高溫煙塵過濾材料、水處理膜材料 |
|
南玻院、阜寧 |
1 |
10 |
池窯法玻纖制造技術和企業 |
南玻院:國內擁有全套池窯技術轉讓的科研機構、向全國轉讓十余家企業 |
-- |
九鼎、長海、中亞、必成、臺嘉 |
5 |
11 |
碳纖及制品 |
航空航天、體育用品等高性能復合材料 |
|
神鷹、恒神 |
1 |
表三:江蘇主要玻璃鋼復合材料產品及在國內排名
序號 |
品種 |
主要用途 |
主要生產企業及品牌 |
產區 |
全國 排名 |
1 |
機力型冷卻塔 |
工業水處理、空調制冷水處理 |
海歐、天馬、常菱 |
常州、江陰 |
1 |
|
|
|
|||
2 |
壓力管道 |
化工防腐、油田原油輸送 |
中復連眾 |
連云港 |
3 |
|
|
揚州 |
|||
3 |
低壓電器 |
|
新宏泰 |
無錫 |
1 |
|
|
|
|||
4 |
兆瓦級葉片 |
|
中復連眾、華峰 |
連云港 |
1 |
|
|
太倉、昆山 |
|||
5 |
玻璃鋼防污工程及電除霧器 |
|
宜興成套 |
宜興、武進 |
|
|
|
|
|||
6 |
高壓絕緣子 |
|
神馬 |
如皋 |
1 |
|
|
|
|||
7 |
擠拉工程材料 |
|
斯貝爾、祥生、九鼎 |
南京、儀征 |
1 |
|
格瑞特 |
常州、南通 |
|||
8 |
船艇、救生艇 |
|
|
江陰、無錫 |
2 |
|
|
武進、蘇州 |
|||
9 |
汽車、客車、火車配件 |
客、貨車保險杠、發動機罩、貨車駕馭室、導流罩、客車大包圍、空油罩、高速列車內飾結構件 |
協統、今創、神舟 |
常州、南京 |
2 |
蘇州、揚州 |
|||||
丹陽 |
|||||
10 |
玻璃鋼、模塑格柵 |
海洋、化工、煤井、電工平臺 |
|
南通 |
1 |
表四、江蘇省主要玻纖、玻璃鋼成型機械設備及在國內排名
序號 |
裝備名稱 |
省內主要制造商 |
出口狀況 |
全國排名 |
1 |
玻纖薄氈連續機組 |
常州 |
|
1 |
2 |
玻纖短切氈生產機組 |
無錫益明、常州 |
出口 |
1 |
3 |
針刺保溫過濾氈機組 |
常熟 |
|
1 |
4 |
經編玻纖、復合氈機組 |
常州潤源、常州良春 |
出口 |
|
5 |
多軸向玻纖制造機組 |
常州潤源、常州良春 |
出口 |
1 |
6 |
土工格柵機組 |
常州潤源、常州良春 |
出口 |
|
7 |
玻纖表面處理機組 |
南京 |
|
1 |
8 |
玻纖整經、漿紗機 |
江陰、鹽城 |
|
1 |
9 |
不飽和聚酯樹脂制造設備 |
無錫恒達 |
|
1 |
10 |
玻璃鋼擠拉設備 |
南京諾爾泰 |
出口 |
1 |
11 |
玻璃鋼纏繞設備 |
連云港唯得 |
出口 |
2 |
12 |
玻璃鋼SMC設備 |
江陰震通 |
出口 |
1 |
13 |
SMC成型壓機 |
無錫 |
|
4 |
14 |
玻璃鋼模塑格柵設備 |
南通菱志 |
出口 |
1 |
江蘇省玻纖、玻璃鋼復合材料產業取得快速發展,得益于從上海到南京沿線城市的本行業的科研院所、大中型技術先導型企業研發、應用的技術優勢。東有上海玻璃鋼設計研究院、西有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此外,華東理工、復旦、東華、交大、南航、南大、南理工、江南等近二十多個大專院校設有高分子專業和復合材料專業,成為江蘇玻纖、玻璃鋼復合材料持續發展的深厚理論和技術基礎。常州天馬、中復連眾、南京費隆、江蘇九鼎等企業,積聚數十年來技術和品牌的優勢,影響帶動全省行業的發展。一批民營企業亞邦、海歐、格瑞特、神馬、斯貝爾、宜興成套等以產品為龍頭,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為途徑,主打全國產品主戰場,業績累累。
江蘇省內多為民營及轉制企業,企業機制靈活,在競爭中不斷出新。
江蘇省玻纖、玻璃鋼復合材料產業發展,還得益于外資企業頻頻落戶,為江蘇產業接軌全球先進水平帶來巨大的推動力。先后進入江蘇的外資企業有PPG、OCV、臺玻、DIC、DSM、亞什蘭、長興、LM等,全球三大玻纖巨頭和全球六大UPR企業的前三強都在江蘇建立工廠,以全球技術和品牌優勢服務江蘇和全國市場,引領江蘇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江蘇省玻纖、玻璃鋼復合材料產業發展得益于江蘇省硅酸鹽學會玻纖玻鋼專業委員會(專業學會)堅持不懈為行業服務的科學態度和奮斗精神、堅持產業鏈引導和協調。40年來學會面向實際、面向企業、面向市場,開展信息引導、市場研究、科普培訓、技術支持、學術交流、海外考察等。作為江蘇省玻纖玻鋼專業學會的主要組成單位南玻院、常州天馬、江蘇九鼎、DSM、南京費隆、江蘇亞邦、臺灣長興等,積聚了數十年的技術底蘊,不間斷地為行業進行公益服務。學會先后組織國內企業赴臺灣、新加坡、日本進行考察;近五年來,不斷受邀參于全國性的行業會議和學術會議,發表產業發展報告和科技報告論文達50多篇,為江蘇和全國有關企業咨詢課題達數百項,在江蘇和全國取得較高威信和凝聚力。學會的有關科技人員被中國復合材料學會、中國玻纖學會、中國玻纖工業協會、中國不飽和聚酯樹脂行業協會聘為專家、顧問。
江蘇省玻纖玻鋼復合材料產業發展雖然走在全國的前列,但在一些產品市場方面仍后進于全國其它省市。玻纖方面:池窯在規模和技術上、玻纖深加工在高性能纖維方面落后全國同行。玻璃鋼復合材料產品方面的先進地區如船艇制造業的廣東、福建;大口徑玻璃鋼管道制造業的河北、山東、天津、黑龍江;人造石材、工藝品制造業的廣東、福建、浙江;廚衛設備制造業的廣東、浙江;兆瓦級葉片制造業的河北;高鐵、動車制造業的山東、北京;客車大包圍制造業的河南、山東;纖維增強無機膠凝材料的山東、河北、湖北等。江蘇玻纖玻鋼復合材料產業與歐美、日本和我國臺灣相比,差距較大,落差主要反映在技術和管理滯后。
加快振興江蘇玻纖、玻璃鋼復合材料產業,從省到市,要有立足全局的主管部門歸口管理。為推進新材料及其玻纖、玻璃鋼復合材料產業發展,上海、遼寧等地相繼成立了在省發改委、省科協指導下的新材料協會和新材料學會,將分散于各個行業的專業性科研機構、學校和企業組織起來,開展產業的互動合作,加強宏觀管理,搞好規劃,把玻纖玻鋼行業納入到規范有序的發展軌道上來。由于玻纖玻鋼企業小而散,產品應用領域廣的特點,行業管理難度大。主管部門要與相關的應用部門合作,通過產品這個紐帶加強管理,積極引導發展。
扶持一批重點骨干企業,提高規范化、集約化程序,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同時積極引進外資,提高江蘇省玻纖玻鋼工業的水平。加強產品的標準化工作和產品質量的監督,鼓勵和加強產品質量認證和企業認證工作,對一些應用面廣量大的重點產品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
加強生產企業與科研、設計和院校的聯合,大力開發新產品和新的應用領域,強化產學研合作,加強人才培訓,提高行業的整體素質和水平,適時成立江蘇新材料設計研究所、江蘇新材料測試中心等,將情報信息、技術創新、性能測試融匯一起,鏈接國內外、海內外咨詢科研機構、跨國企業,推進和加快江蘇玻纖、玻璃鋼復合材料產業全球一化步伐。
充分發揮原有優勢,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政產學研結合,疏通產業鏈,構筑一個有很好發展前景的非金屬復合材料新興產業,為江蘇經濟率先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調查執筆:南玻院:姜肇中、戴方畢
常州天馬集團公司:趙鴻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