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了RTM工藝專用雙馬來酰亞胺(BMl)樹脂體系的化學流變特性及工藝過程研究。采用DSC熱分析技術和粘度測量手段,研究了該樹脂體系固化特性以及固化過程中粘度與溫度的關系,根據對等溫粘度曲線的分析,建立了雙阿累尼烏斯粘度模型和工程粘度模型。對比所建立的兩種粘度模型,結果顯示兩種模型都可以適用于RTM工藝注射階段,工程模型在粘度轉折點附近的預測精度要優于雙阿累尼烏斯粘度方程。同時建立了恒溫溫度一凝膠時間之間的數學關系。驗證了所建立的工程模型在工程中的實用性,并指出了工程粘度模型的使用范圍在固化體系交聯結構形成之前,所建立的工程粘度模型能夠有效地預測體系RTM工藝的粘度變化和工藝過程,為復合材料成型工藝模擬分析以及工藝參數的準確制定奠定了基礎。
樹脂傳遞模塑(RTM)工藝是先進復合材料的低成本制造技術之一,近年來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造船等領域。RTM成型工藝要求樹脂具有較低的粘度、較高的反應活性、低放熱和優良的力學性能。
目前用于先進樹脂基復合材料的樹脂基體主要有環氧樹脂(EP)和聚酰亞胺(PI)。雙馬來酰亞胺(BMI)樹脂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耐高溫樹脂,其耐熱性接近PI,加工性類似EP,具有耐高溫、耐輻射、耐濕熱、合成方便以及成本較低等特點,在聚酰亞胺樹脂中占有重要位置,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作為先進復合材料的樹脂基體,是發展RTM工藝新樹脂基體的首選目標。由于BMI交聯密度高、溶解性差、融點高、最終反應溫度高等多種因素影響其廣泛應用,通常利用雙馬來酰亞胺結構兩側雙鍵進行加成或共聚反應,或與其它聚合物共混以對其改性,使雙馬來酰亞胺具有耐熱、韌性好和工藝性佳的目的.
資料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