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不飽和聚酯樹脂用氧化還原引發體系的種類、特點及其引發機理,重點介紹了近年來常溫固化不飽和聚酯樹脂用氧化還原引發體系促進劑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包括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甲乙酮、過氧化環己酮、叔丁基過氧化氫、過苯甲酸叔丁酯等引發劑和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對甲苯胺,N,N-二(2 -羥乙基)對甲苯胺,鈷、釩、錳等變價金屬環烷酸、異辛酸鹽等。
近20年來,不飽和聚酯樹脂(UP)作為玻璃鋼的基體材料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在工業、農業、交通、建筑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一進展帶動了聚酯樹脂加工工藝中輔助材料如促進劑、固化劑質量的提高,品種開發及產量提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UP可以通過引發劑、光或其它方式引發樹脂中的不飽和雙鍵與可聚合的單體進行游離基共聚合反應,使線型的聚酯分子交聯成具有三維網狀結構的體型分子。在聚酯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的制備中,通常采用引發劑來引發固化反應,該法具有以下幾個優點:(1)可以有效地控制反應速度;(2)最終固化完全,固化產物性能穩定;(3)在配以合適的促進劑后,可以滿足各種工藝要求。可用作游離基聚合反應的引發劑主要有:有機過氧化物、偶氮化合物以及氧化還原引發體系。但由于有機過氧化物的活化能較高,需要高溫或中溫引發。偶氮類引發劑在溫度恒定時分解速率不受環境、溶劑以及變價金屬、酸、堿性填料等影響或影響很小,適合于含有各種添加材料的樹脂固化:同時偶氮化合物引發的UP樹脂固化體系的適用期較長,比活性相當的過氧化物安全:但由于偶氮類引發劑在引發的過程中有小分子放出,且引發溫度偏高,所以近年來研究報道較少。在UP樹脂的固化體系中,用得最多的是氧化還原引發體系,因為這種引發體系能降低有機過氧化物的分解活化能(由125.6 kj/ mol 降至41.9 kJ/mol),為UP樹脂在室溫接觸壓力下成型、采用室溫固化工藝創造了有利條件。因而近年來研究較多的體系為氧化還原引發體系,而其中以有關促進劑的研究最為活躍。
資料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