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了連續玻纖的表面處理、基體的接枝改性及接枝單體的種類和接枝產物的加入量對連續玻纖氈增強聚丙烯( CGFRPP)力學性能的影響,并通過紅外光譜、掃描電鏡對CGFRPP的界面化學作用及界面粘結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馬來酸酐接枝改性聚丙烯與未經偶聯劑處理的玻纖不能形成有效的化學結合,而與經硅烷偶聯劑表面處理的玻纖可發生明顯的化學作用,形成良好粘結,顯著提高CCJFRPP的力學性能;硅烷偶聯劑的種類對以改性PP為基體的CGFRPP力學性能的影響不大;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比丙烯酸接枝聚丙烯對CGFRPP力學性能的改善更為有效。
連續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 CGFRPP)自問世以來,以其韌性高、抗濕性好、成本性能比優、加工周期短、貯存期長及可再生利用等眾多優點而受到普遍重視。。但是,PP作為基體材料也因其非極性而導致纖維與基體界面粘結性差,影響了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通過玻纖的表面處理和基體改性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然而,過去大多對短玻纖增強PP復合材料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如Gupta發現用聚乙烯基一乙酰氧基硅氧烷作偶聯劑可使短玻纖增強PP復合材料獲得最佳拉伸強度,Daemen[6]等人則將PP用含COOH基團的化合物改性,明顯提高了短玻纖/PP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而關于連續玻纖與PP基體界面優化的報道相對較少。
本文通過對CGFRPP力學性能的測試及紅外光譜、掃描電鏡的分析,探討了連續玻纖的表面處理、基體的接枝改性及接枝單體種類和接枝產物的加入量對CGFRPP的力學性能及其界面作用和界面粘結的影響。
資料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