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沖擊試驗對先進飛機上常用的復合材料薄壁加筋板預制分層損傷,通過剪切試驗研究了完好試樣和損傷試樣在剪切載荷下的屈曲、后屈曲承載能力及破壞形式。結果表明:分層損傷會降低復合材料薄壁加筋板的剛度,并改變其破壞形式,使其在剪切過程中出現明顯的局部屈曲,進而大大降低其屈曲失穩載荷、后屈曲承載載荷和破壞載荷。
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薄壁加筋板是先進飛機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結構,在飛機機翼和尾翼的翼面、梁腹板以及機身蒙皮上都有應用。當它們受面內壓縮、剪切等載荷作用時,常見的失效模式為屈曲失穩。通常,復合材料結構在屈曲以后并不會馬上失效,仍舊具有很大的承載能力,即后屈曲強度較高。據此對復合材料薄壁加筋板結構采用后屈曲設計是一種充分利用后屈曲承載能力的合理設計方法,有助于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減輕結構質量和節約成本,對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復合材料結構在制造和使用過程中會遇到工具墜落或飛鳥、設備撞擊等低能沖擊,導致結構出現損傷,特別是在背面會出現較大的分層損傷,致使結構強度大幅降低。因此,對復合材料薄壁加筋板結構沖擊后的性能進行試驗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價值。國內外學者對復合材料沖擊損傷后的壓縮及拉伸剩余強度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有關分層損傷對剪切承載能力影響的相關文獻還沒有看到。為此,作者針對某型飛機垂尾復合材料薄壁加筋板,先通過沖擊試驗在蒙皮中央預制分層損傷,然后對完好試樣和分層損傷試樣進行剪切試驗,分析了它們的結構破壞形式以及屈曲、后屈曲承載能力,以期為該結構在工程中的使用提供參考。
資料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