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氰酸酯樹脂(CE)是含有2個或2個以上氰酸酯官能團(—OCN)的酚類熱固性樹脂,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低吸濕率、高玻璃化轉變溫度、低放 氣率、低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正切,作為結構材料和透波材料廣泛用在航空、航天、微波通訊、數字印刷等領域[1,2]。氰酸酯單體自身固化反應溫度高、轉化率低、脆性大,因此需用環氧樹脂、雙馬樹脂、熱塑性樹脂、雙鍵化合物共聚或共混進行改性,降低固化反應溫度,提高復合材料韌性,滿足航空航天發展的需求[3~8]。目前,國內外學者用雙酚A型環氧樹脂和雙馬樹脂對雙酚A型氰酸酯(BADCy)固化特性的研究較多[9~13],而用酚醛型環氧樹脂改性氰酸酯的研究較少[14,15]。
本文研究了酚醛型環氧樹脂改性雙酚A型氰酸酯(簡稱改性氰酸酯)的粘溫特性、固化反應動力學、力學性能、介電性能和耐油性,得到了固化反應動力學參數,確定了改性氰酸酯樹脂的固化工藝。
1·實驗部分
1.1原材料
JF-45樹脂為酚醛型環氧樹脂,無錫樹脂廠;雙酚A型氰酸酯:純度≥99.9%,江都市吳橋樹脂廠;催化劑:物質的量比為1∶10的辛酸鋅與壬基酚混合物。
QW280石英纖維織物:湖北荊州菲利華有限公司;SW280高強玻璃纖維:南京玻璃纖維研究院;5528改性氰酸酯樹脂: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HD03環氧樹脂(AB組分):西安飛機工業公司。
1.2改性氰酸酯樹脂的制備
將物質的量比為10∶1的雙酚A型氰酸酯樹脂與催化劑加入三口燒瓶中,于125℃預聚2 h,按照雙酚A型氰酸酯樹脂和JF-45樹脂質量比4∶3加入JF-45樹脂,在110℃反應1 h,制得棕紅色改性氰酸酯樹脂。
1.3改性氰酸酯樹脂復合材料的制備
用二氯乙烷稀釋改性氰酸酯樹脂,攪拌均勻后刷在QW280和SW280織物上,控制樹脂質量分數為(40+3)%,在陰涼環境下放置48 h,待用。采用熱壓罐工藝進行復合材料固化,工藝如下:室溫抽真空至-0.095 MPa,升溫至125℃加壓到0.5 MPa,升溫至180℃,恒溫2 h,升溫至200℃,恒溫2 h,升溫至230℃,恒溫2 h,自然降溫至60℃以下泄壓,取出力學性能平板樣,按照復合材料測試標準裁剪試樣。
1.4測試方法
1.4.1 DSC測試
示差掃描量熱儀(DSC):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DSC822e。
N2保護氣氛,測試溫度為25~350℃,升溫速率分別為5、10、15℃/min。
1.4.2粘度測試
旋轉粘度計:美國博力飛-DV-Ⅱ;動態粘度測試:按粘度計加熱裝置程序設定升溫曲線,到達測試溫度點后保溫2 min讀數,測試溫度40~180℃;等溫粘度測試:在110、115、120、125和130℃溫度下測取不同時間內樹脂的粘度變化。
1.4.3介電測試
采用諧振腔法,儀器為HP8772ES型,按照GB/T 5597—1999測試。
1.4.4力學性能測試
參照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按GB/T 3354—3356標準進行測試。
1.4.5耐油性測試
復合材料耐油性測試按GB/T 1462—2005標準進行測試。
2·結果與分析
2.1改性氰酸酯的流變體系
從圖1可看出,樹脂粘度隨著溫度上升先迅速下降,隨后出現一個粘度平臺,當到達某一臨界溫度粘度急劇上升。這是由于在加熱初期,溫度升高使聚合物分子鏈段柔性增加,宏觀上表現為隨溫度的升高粘度迅速下降;當溫度升高至80℃時,鏈段運動幾乎到達最大程度,而交聯反應尚未開始,對應于動態粘度特性曲線上的平臺期;隨著溫度的進一步升高,當溫度大于160℃,開始形成交聯網絡,限制了鏈段的運動,樹脂體系粘度開始增加,因此在80~160℃內改性氰酸酯更加容易浸潤纖維。
由圖2可知,在一定溫度下樹脂的粘度隨時間延長先緩慢上升,經過一定時間后粘度值出現拐點,粘度迅速上升,表明樹脂體系開始發生交聯,使得樹脂粘度急速增大,凝膠時間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短,因此從凝膠時間、固化周期和工藝成本方面考慮改性氰酸酯在125~130℃進行加壓,在工藝上最為合理。

2.2改性氰酸酯的工藝確定和動力學計算
改性氰酸酯樹脂的固化呈現2個峰(見圖3),第1個放熱峰較小,由氰酸酯與酚醛型環氧樹脂聚合反應放熱引起,第2個放熱峰為氰酸酯自聚形成三嗪環產生的放熱峰。第1個放熱峰位置在190~220℃左右,第2個放熱峰位置在240~270℃。為了使改性氰酸酯達到最佳性能,對樹脂進行了不同升溫速率下DSC測試,由樹脂體系的第1個放熱峰計算固化反應動力學參數。根據Kissinger和Crane方程進行處理數據,得到反應表觀活化能(Ea)為60.81 kJ/mol和反應級數(n)為0.8846。改性氰酸酯固化反應升溫速率(β)為0時,樹脂固化反應的Ti、Tp和Tf分別為120.00℃,176.67℃和226.67℃(圖4)。綜合上述參數確定固化工藝階梯式升溫程序:125℃/0.5 h+180℃/2h+200℃/2 h+230℃/4 h。

2.3改性氰酸酯樹脂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和介電性能
與5528氰酸酯復合材料相比,QW280/改性氰酸酯復合材料和SW280/改性氰酸酯復合材料具有良好力學性能(見表1)。QW280/改性氰酸酯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略低于QW280/5528復合材料,但優于SW280/改性氰酸酯復合材料和SW280/5528復合材料;除了拉伸強度略低外,SW280/改性氰酸酯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優于SW280/5528復合材料。
如表1所示,QW280/改性氰酸酯復合材料的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正切分別為3.4和0.0060,SW280/改性氰酸酯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正切和SW280/5528復合材料相接近。石英纖維織物具有低的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正切,改性氰酸酯樹脂分子鏈上含有大量的三嗪環結構,對電磁波的頻率不敏感,導致改性氰酸酯樹脂具有低的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正切。當兩者復合后會得到低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正切的復合材料。玻璃纖維織物的SiO2含量低于石英纖維織物,使得玻璃纖維織物的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正切較高,導致SW280/改性氰酸酯復合材料的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正切較高,但玻璃纖維織物價格很低,在成本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2.4改性氰酸酯樹脂復合材料的耐油性

SW280/改性氰酸酯復合材料在浸油后質量發生了變化(見圖5),呈現先快后慢的規律。從第1 d到第111 d,吸油質量變化率與時間呈近似直線關系。120 d接近飽和,復合材料最大吸油量為0.147%,而SW280/HT03復合材料的最大吸油量為0.375%,表明分子鏈上具有三嗪環結構的改性氰酸酯復合材料比HT03環氧樹脂復合材料具有較高耐油性。
3·結論
1)改性氰酸酯樹脂在70~160℃具有較低的粘度,合理工藝應控制在125~130℃加壓。
2)改性氰酸酯樹脂的固化反應過程存在2個放熱峰,固化反應表觀活化能為60.81 kJ/mol,反應級數為0.8846,接近于1級的化學反應。
3)改性氰酸酯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良好,介電優異,可以作為高性能透波材料。
4)SW280/改性氰酸酯復合材料最大吸油量為0.147%,比HD03復合材料具有更好耐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