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纖增強塑料斷條原因和解決方法:
機理一:熔體應力分布不均勻
大家都知道,熔體在口模中的流動前鋒呈拋物線形,這是應力分布不均勻造成的,沿口模壁附近的熔體受到最大應力,料流中心的熔體受最小的應力。黏度大的玻纖增強體系不僅強化了這種邊壁效應,而且玻纖取向更加限制了邊壁聚合物分子的松弛。這樣,口模兩邊的料條由于高應力狀態而出現卷曲,從而也更容易斷條。估計在這樣的體系中添加外潤滑劑會減輕這一機理的影響。增加濾網,打亂料流的規律性運動,使層流變成紊流,我想,也應該有利。堵邊眼既可以改變料流運動路徑,也改變了速度梯度。
機理二:玻纖分散不均勻
玻纖分散不均勻最嚴重的情況是束狀玻纖的內部不能被樹脂有效潤濕,這樣以束狀玻纖存在的應力集中物會導致斷條。體系黏度過大會出現這種情況。玻纖分散不良的另一個可能性是基體樹脂黏度太小,不足以傳遞螺桿的機械動力來切斷和分散玻纖。所以,選擇合適黏度的pp樹脂也是重要的。切斷gf、加強gf分散是消除這一機理影響的基本方法。在玻纖增強樹脂體系中添加少量滑石粉或者鈦白粉以強化分散和剪斷效果是有利的。加強螺桿剪切力也是有利的。
機理三:料條內聚強度小
當pp中添加了大量滑石粉、poe等可以降低pp復合材料的內聚強度時,料條也容易斷掉。 這是因為大量的高黏度poe和滑石粉不僅很難被pp粘附,而且其團聚體也很容易被破壞。于是,體系的內聚強度很低,發生斷條也就是必然的了。機頭壓力低會導致熔體不密實,內聚強度低,也會造成斷條。所以,做這種體系要格外小心。方法主要是注意配方設計,不要采用黏度太高的體系,同時,要增大機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