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近年來發展較快,而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的復合材料的優點更為突出,比較幾種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加工方法,其中用摩擦紡包芯紗加工的方法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并討論了這種方法的特性。
自50年代熱塑性樹脂基材料問世以后,幾十年樹脂基復合材料一直以熱固性樹脂基材料為主流發展著。熱固性樹脂基復合材料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點,如斷裂韌性、損傷容限比較低;吸濕、環境適應性不佳;加工周期長;難以回收[-]等,這些均使它的發展受到一定影響。自1956年美國Fiberfil公司首先工業化生產玻璃纖維增強尼龍以來,通過60年代進一步的研究和推廣應用,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從70年代開始,其產量即直線上升。進入90年代,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通用工程塑料和高性能工程塑料為基體樹脂的熱塑性復合材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并已成為復合材料異常活躍的研究開發熱點。近些年來,國外的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發展速度非常快,已大大超過熱固體性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發展速度。以美國為例,1994-1998年間,熱固性樹脂基復合材料年平均增長速度為5.48%,而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則為23.15%。據資料介紹,國外玻璃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中有1/3為增強熱塑性樹脂復合材料。
在國內,通過60年代前期的摸索研究,自1969年開始,玻璃纖維增強尼龍首先投入生產,隨即聚苯乙烯、氯化聚醚、聚碳酸酯,聚氯乙稀、飽和聚酯、聚砜等等增強復合材料相繼研制成功并投人生產。由于玻璃纖維的配合和反展,我國的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無論從品種、性能、產量方面,都顯示了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趨勢。
資料下載:
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加工方法的探討.pdf
資料下載:
